(学生科 供稿)7月24日晚,贵州大学青鸟实践队赴贞丰古城开展红色文化研学与非遗传承实践,通过聆听红军长征主题讲座、对话省级非遗传承人,在历史讲堂感悟初心使命,于茶香氤氲中体察文化瑰宝。
(图为实践队一行于红色讲堂前合影)
贞丰古城红色教育基地,百年老茶坊内,实践队聆听贞丰县委党校原副校长梁振国老先生开展的《北盘江畔的星火——红军长征过贞丰》专题讲座。梁老先生以1935年中央红军强渡北盘江关键战役为轴,详述红军在敌军围堵中架设浮桥、昼夜急行军90公里挺进贞丰的壮举。“看!那浮桥是血肉铸成的”,满场队员屏息攥拳,眼眶灼热,仿佛穿越时空,亲眼目睹红军将士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渡江的英勇身姿,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。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,让年轻学子们对红色基因有了更真切的认知。
讲座结束后,实践队员王佳佳上前,为大家演示并讲解了红军数字人导览的功能视频。看着屏幕上生动的呈现,梁老先生不禁感慨,科技创新正为红色血脉注入蓬勃的新生活力。
(图为梁振国老先生向实践队员开展红色讲堂活动)
革命热血未冷,非遗茶香已漫——实践队还专程采访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娘娘茶”制作技艺传承人艾恩贵。艾师傅系统解析了“娘娘茶”从采摘、杀青到烘焙的十二道工序,点明核心工艺参数:“水温必达百度,方激茶魂……”队员执笔疾书记录关键指标,同步录入温度传感数据,为后续构建非遗数字保护模型夯实地基。
从茶青采摘的标准到九蒸九晒的工艺,从冲泡技法到养生功效,每一项细节都凝聚着世代茶人的智慧结晶。艾师傅对传统工艺的执着坚守,让实践队员们看到了文化传承者的责任与担当。蒸青雾气氤氲中,科技与人文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。
(图为实践队成员访谈艾恩贵先生合照)
在红色血脉中汲取精神力量,于非遗茶韵里感悟文化根脉,青鸟实践队坚持以科技为桥,守护传统,践行担当,将历史荣光与时代使命熔铸于心,赓续前行,谱写青春华章。
编辑:姬存
责编:张羽岚
编审:陈勇